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关于启用新设施的预通知
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关于启用新设施的预通知
为支持我校医学人才培养和医科学科建设,今年7月学校决定将原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整体并入中山医学院,作为学院内设机构管理,同时保持校级公共服务平台职能。接手实验动物中心工作后,中山医学院专门成立实验动物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近3个月来,工作组启动了实验动物中心机构改革,整合和统筹资源, 组建了新的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制定了实验动物中心“十三五”发展规划方案、完成学科建设经费实验动物专项的申报和论证、开展国内外调研和参加哈佛大学 实验管理培训课程,并顺利完成北校园实验动物设施使用许可证申报工作。
目前,实验动物中心北校园39号楼新建屏障设施已获得广东省科技厅授予的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拟于近期开放使用,现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1)根据当前准备进度和人员配备,预计10月25号开放使用39号楼新建屏障设施。
(2)本 次39号楼开放笼位数约3000个。39号楼新屏障设施启用后,原中山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和39号楼旧屏障设施将逐渐暂停使用,完成检修消毒、安装IVC笼 具后,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重新开放,新增笼位数2000个。何母楼在建屏障设施预计明年年中开放使用,届时北校园总开放笼位数将达到1.5万个,彻底缓解医科实验动物资源紧张状态。
(3)在新屏障设施里,全面推行独立通气小鼠饲养系统(IVC),摒弃使用开放动物笼盒,强化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确保质量第一,杜绝污染。
(4)以 新设施启用为契机,严格实施“动物来源控制”制度。常规实验动物只接收来自通过检测的供应商提供的动物,各课题组在购买实验动物之前,应与实验动物中心沟 通,了解通过检测的可信赖供应商信息。此外,实验动物运输和接收将严格执行“设施—物流—设施”的点对点转运规则,在实验动物运输过程中,相关课题组成员 不能接触动物。
(5)来源未获得本中心确认的实验动物只能考虑采用生物净化的方式安全转移进屏障设施。如有实验动物需要通过生物净化进入屏障设施的课题组,请提前联系实验动物中心进行预约,已在旧屏障设施的实验动物可以考虑优先净化,以利于旧设施尽快清空改造。
(6)实施“按研究领域分区”和“按洁净度分区”的原则进行优化管理,完善屏障内动物实验空间布局。同时,动物实验室内将实行单房间门禁管理。请各课题务必严格遵守实验动物中心工作人员安排。
(7)执 行“收支两条线”的公共平台收费政策,建立“预付制”和“阶梯式递增价格”收费方案,体现平台公共属性。① 按笼位收费,每个课题组占用笼位≤40笼的,按照3.6元/笼/天收费。超过40笼的,按照每增加40个笼位为1个区间,每个新增区间的饲养价格将按照增 加2元/笼/天的方式进行递增。如:占用笼位数在41~80的,新增部分将按照5.6元/笼/天的价格收费;占用笼位数在81~120的,新增部分将按照 7.6元/笼/天的价格收费。依次类推进行计算。② 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在编高级职称教职人员(不含专职科研人员和博士后)视为具有“课题组”资格。③ 生物净化按照3000元/品系的价格收取服务收费(市场价的一半);本次因受北校园实验动物设施维护改造施工影响所产生的生物净化费用免收。④ 上述收费方案须获得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同意后执行,笼位数限定和价格设置将根据其他屏障启用和资源供应状态进行动态调整;⑤ 原属转化医学创新平台的疾病模式动物子平台、斑马鱼技术子平台、小动物分子影像子平台将并入新组建的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统筹管理,同时启动各技术平台的 服务收费。
(8)逐步关闭何母楼动物暂养房。新设施启用之后,何母楼动物暂养房实验动物只出不进,常规实验鼠待实验结束后自然清空,繁殖鼠通过生物净化途径转移至新设施。
动物实验用户注册及实验申请平台地址:http://share.sysu.edu.cn/
相关事宜请联系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郭中敏副主任,或北校园动物实验部李红宇老师。
联系人:
郭中敏(020-87330983 39943304 13660858213)
李红宇(020-87330026 15920409110)
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2017/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