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终点的衡量

发布人:曾嘉城

实验动物人道终点的定义

人道终点能反映实验动物遭受严重的疼痛、痛苦或濒临死亡最早的指标,并且在这些不良指标出现时提前对动物实施安乐死。随着“3R”原则的深入实践,人道终点可视为一种优化(Refinement)策略,其目的是尽可能减轻实验期间动物所遭受的疼痛和痛苦,或缩短动物承受疼痛或痛苦的时间长度。

 

什么时候要考虑人道终点?

当研究的科学目标已经达成,继续进行实验的意义不大;

当动物遭受意外痛苦(该痛苦不是由实验本身引起的,且是实验开始时始料未及的);

实验开始前已预料到动物会遭受这种痛苦,但动物实际遭受的痛苦比预期更严重;

动物遭受的痛苦或痛苦由实验本身引起,并在实验开始前就预料到的;

“达到研究目的”不是实施人道终点的必要条件,当动物遭受的疼痛或痛苦达到预定级别,即使实验尚未达到预期目标,也应考虑提前结束实验;而决定是否“提前结束实验”,必须经过严谨的“代价-价值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在对动物造成的伤害与研究价值之间进行取舍。

 

动物实验人道终点的评估项目:

体重下降:快速失去原体重的15-20%、或成长期动物持续无增重、未监测体重但动物呈现恶病质及持续性肌肉消耗时。

丧失食欲:小型啮齿类动物完全丧失食欲达24h或食欲不佳(低于正常量之50%)达3天时。大动物完全丧失食欲达5天或食欲不佳(低于正常量之50%)达7天时。

虚弱:无法自行摄食及饮水,长达24小时无法站立或极度勉强才可站立。需先排除是否为麻醉后动物苏醒期,再评估是否因疾病或实验等因素导致动物虚弱。

身体器官的感染:呈现物理性指标及异常的血检值,对药物治疗无良好反应且持续演变为全身性疾病时。

肿瘤:生长超过动物原体重的10%,平均肿瘤直径在小鼠超过20mm、在大鼠超过40mm,或者肿瘤转移或快速增长至溃烂,造成感染或坏死时。

垂死/濒死:动物在没有麻醉或镇静的状态下,表现精神抑郁伴随体温过低(低于37℃)时。

器官系统衰竭:出现严重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且治疗无效,或经动物中心兽医判断预后不佳时。

呼吸道系统:严重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发绀。

循环系统:严重贫血、无法控制的出血现象(PVC低于15%)、黄疸

消化道系统:疾病或实验造成严重持续性呕吐或下痢、阻塞、肠套迭、腹膜炎、腹围扩大。

泌尿生殖系统:肾衰竭、腹腔积水。

肌肉骨骼系统:肌肉损伤、骨骼受损、四肢无法行走。

神经系统:异常的中枢神经反应(抽搐、颤抖、瘫痪、歪头等)、无法有效控制痛苦。

其他:持续性的自残行为、不愈合的伤口、严重影响动物进食饮水的病症、传染性疾病末期、持续性低温、明显的器官及五官功能损伤、动物遭受窘迫及疼痛时的行为及生理现象.

 

更多有关实验动物人道终点的知识请参阅:

刘晓宁,卢选成,贺争鸣. 实验动物仁慈终点技术研究发展与应用[J]. 实验动物科学,2016,33(2):54-6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DG201602011.htm)